財經科技

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6.8%,對美貿易順差擴大

2018/06/25
今年頭三個月,受強勁家庭支出和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大幅增加的推動,中國經濟穩健增長。
 
這期間中國向美國出口了更多商品,而從美國的進口則沒有隨之增長,這對經濟增長也有一些幫助——雖然作用有限,但它可能會加劇中國與華盛頓的緊張關係。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二上午在北京宣布,第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了6.8%。這遠遠超過了實現政府全年6.5%增長目標所必需的速度。
 
近年來,中國的季度增長數字變得極為平穩和可預測,甚至到了不合情理的地步,因此經濟學家普遍尋求其他方法來衡量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其中之一是貿易,它一度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儘管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投資和家庭支出已經使其重要性大打折扣。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速度明顯快於中國購買美國商品的速度。這可能會引發川普總統的更多憤怒,他曾威脅要對中國產品徵收1500億美元的關稅。
 
貿易數字顯示出這些關稅可能對中國構成打擊的複雜程度。總體而言,貿易對中國經濟並不像十年前那樣重要,這表明中國可以更好地應對貿易戰。但數據還表明,隨著中國出口商品的絕大部分,甚至全部零部件都是自行生產,對於中國的經濟來說,出口美國變得愈來愈有價值。
 
 
評估貿易順差的規模
川普已經把重點放在了中美貿易順差上,也就是中國向美國出售及購買產品之間的差距。據中方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中美商品貿易順差達到了580億美元,創下新高。在美國較強的服務貿易方面,與商品貿易相比微乎其微,僅能抵消商品貿易逆差中的十分之一左右。
 
數據因國家而不同:華盛頓的數據顯示,中美商品貿易順差總額為3750億美元,而北京的數據則是2760億美元。兩國使用不同的方法計算中國經由香港的出口,這座中國城市擁有獨立的司法體系。但無論按照哪種方法,中國的貿易盈餘都在增加。
 
川普希望中國每年減少1000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順差——如果中國生產那些產品的工廠關閉的話,這一逆轉會對中國整體經濟產出造成近一個百分點的影響。中方的專家認為,美國的目標不可接受。
 
嚴格以數字論,中國的對美貿易順差有利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儘管兩國關係的現實要複雜得多。許多美國消費者及公司從中國生產的產品受益,此外,一批經濟學家質疑川普僅注重降低一個國家的貿易順差是否對美國有益。
 
 

國內生產
從表面上來看,數據表明美國企業已經開始依賴中國。實際上,中國對美貿易順差仍在增長,即使是該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順差在減少。
 
但其他事情也在發生:中國正變得越來越靠自己。
 
中國曾因從別國購買零件組裝產品而聞名。例如,一部在中國製造的智慧型手機,可能有著來自日本的螢幕、韓國的記憶晶片,以及來自美國的主處理器。事實上,這些零部件長期穩佔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一大部分。
 
今天,中國可以在其境內進行整套流程,製造從先進電子部件、汽車零件到組裝最終產品的一切。
 
「在過去10年裡,你已經見到中國在供應鏈方面取得了相當的進步,變得更加先進、更加成熟,」世達(Star Rapid)公司的創始人、總裁戈登·斯泰爾斯(Gordon Styles)說。世達是一家位於中國中山的企業,從事從汽車零部件到醫療器械等一切產品的原型製造及用於產品測試的小批量生產。
 
「如今在這裡製造整個產品比以往要容易得多」,他說。
回到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