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科技

全球經濟復甦力道不足 今年仍然充滿挑戰

2016/04/06
「國際貨幣基金(IMF)」發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16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調降到3.4%,這是過去1年來IMF第3度調降全球經濟預測值。此外,「世界銀行」在今年發表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也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下修到2.9%。從這些國際權威經濟預測中,不難發現今年全球經濟情勢面臨巨大挑戰。
 
自從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形勢就陷入動盪。臺灣經濟以國際貿易為主要動力,在國際大環境的拖累之下,2007年的經濟成長率還達到5.98%,但2008、2009兩年卻重摔到0.73%和負1.81%。雖然2010年高度成長10.72%,但主要原因卻是2009年比較基期偏低,以及危機過後的快速復甦,並不是全球經濟體質轉趨強健、紮實。而在2010年之後,到現在臺灣經濟都還受困於全球險峻的經濟形勢。
 
雖然美國在2015年12月結束了量化寬鬆政策(QE);但是,從各種跡象來看,目前美國經濟都還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首先是美國的復甦態勢不如預期,去年12月美國工業生產指數比去年11月下滑0.4%,而且是連續3個月下滑,跌幅大於經濟專家預期。另外,去年12月美國新屋開工率比去年11月下滑2.5%,也遠低於預期數值。
 
再從美國第一次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觀察,1月16日當週的美國第一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達到29萬3000人,是6個月以來的新高;而且在過去4個星期之內第一次領取失業救濟金人數,有3個星期上升。這個數據同樣也讓人感到憂心。
 
中國大陸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被歸咎為導致全球經濟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去年大陸經濟成長率為6.9%,創下25年來的最低紀錄,而且許多國際投資機構預測今年還會更低。中國大陸面臨的經濟挑戰,相當大的部份屬於結構性的問題,並不是短期之內就可以快速轉型,例如許多製造業產能過剩,導致產品價格下跌。另外,房地產同樣存在供過於求的問題。
 
若干跡象反映大陸經濟形勢的確艱困。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2016年是中國大陸外貿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下滑壓力加大。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來看,去年12月是49.7,雖然比去年11月多了0.1,但是卻仍然低於預期,甚至還是低於代表擴張的50。總體來說,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在2016年都是困難重重。
 
今年歐元區和日本的經濟形勢也存在讓人憂慮的因素。根據德國智庫ZEW的調查,1月份歐元區景氣指數下滑11.2,成為22.7。1月份歐元區製造業與服務業綜合PMI降到53.5,不但低於去年12月的54.3,也是去年2月來最低水準。這些數據都顯示歐元區的復甦力道可能已經減弱。雖然歐洲中央銀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暗示將在3月份擴大QE,但效果還有待觀察。
 
日本在「安倍經濟學」的刺激之下,似乎已經出現谷底翻身的徵兆。雖然去年11月日本工業生產指數下跌0.1%,但日本政府在上個星期調高工業生產評估,而且是10個月來第一次調高,顯示日本政府態度偏向樂觀。日本比較擔心的是,出口情勢將受到中國大陸和新興市場經濟疲軟的影響。這個因素不只日本擔心,也是許多經濟體的共同憂慮。
 
在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存在負面因素的情況下,IMF調降全球經濟成長率並不讓人感到意外。IMF除了調降今年的成長率之外,也同步調降2017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顯示目前全球面臨的經濟問題,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調整。世界銀行則將2016年的全球經濟形勢,形容為就像貧血患者,缺乏足夠的成長動能。在復甦動能不足的情況下,也難怪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直言,2016 年全球經濟成長「不均而且令人失望」。
回到新聞列表